首页

冷柔女王免费踩踏之家

时间:2025-05-24 21:02:16 作者: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开幕 浏览量:81449

  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。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,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。

  ——2023年7月28日,习近平主席在为出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时的讲话

  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”3000年城址不变、2500年城名未改,杜甫曾经生动描绘过成都诗意盎然、温暖包容的魅力。

  一家开办于1997年的小酒馆因《成都》这首歌而大火,见证了成都玉林街区的兴盛。“变的是环境,现在干净而舒适。不变的是氛围,这里既是本地音乐人的精神归属,也是外地艺术家们的落脚地。”在小酒馆创始人唐蕾眼中,艺术与酒吧融合,让类似于玉林街区这样的老街道迎来发展转型的新机遇,使之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外籍游客热情地与大家打着招呼(央广网记者 苏莉 摄)

  近年来,成都精心打造本地“烟火味道”,抓住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求新求变的心理,通过城市更新,不断营造出一个个生活美学空间。如果说这场城市更新打开了一扇扇重新认识成都、喜爱成都的窗口,那么包容和爱心则是成都这座城市气质的传承。在宽窄巷子,外籍游客热情地与大家打着招呼;在高升桥东路,爱心冰柜开张6年,总是被市民的捐赠饮品填满……

  成都人生活的幸福,源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滋养。在这里,随处可见跨越千年的天府文化踪迹。锦里、宽窄巷子、文殊院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,正依托各种非遗文化展现出新吸引力。

宽窄巷子游人如织(央广网记者 苏莉 摄)

  把川剧脸谱与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结合在一起,是变脸传承人王林渊目前创新的一种表演方式。“我想通过这种新型表演方式,让川剧的神秘感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非遗文化,使之能够传承下去。”王林渊说。

  “一场表演下来,衣服基本被汗浸透,脸也会变麻木,虽然很辛苦,但能让五湖四海的观众感受到川剧的魅力,是我们演职人员的荣幸,唯有热爱才能坚持。”刚表演完《白蛇传》的新生代川剧演员熊芓怡说。

川剧变脸表演(央广网记者 苏莉 摄)

 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成都连续14年荣获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”冠军,被世界旅游联盟评为“中国最受全球游客欢迎的十大旅游目的地”。大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展示了成都“国际范、中国风、巴蜀韵”,彰显成都包容、乐观、开放的城市底蕴,给这座正逐渐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
  “雪山下的公园城市,烟火里的幸福成都”,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,也正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幅别样场景。

  “成都,我还会再来!”

  总监制:张军 于锋

  总策划:伍刚 宫歆慧

  统筹:陶玉德

  策划:高艺宁 苏莉

  采制:苏莉 昌思荣 王颖

  配音:马意龙 (实习生)

【编辑:田博川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交通银行回应App无法转账:网络通讯故障 目前已恢复

天水麻辣烫从最初的街边小吃,逐渐发展成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。天水麻辣烫以其麻、辣、鲜、香的口感而闻名,一场由全国“吃货”们引动的麻辣烫热度,让天水成为文旅新晋“顶流”。相关话题不断“破圈”、“人气”满满,甘肃文旅再次进入“高光时刻”。

澳门会展业持续加快发展,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

冻梨咖啡,也是“松光里”送给这座城市和游客们的礼物。“‘尔滨’,给了‘松光里’无限的本土文化灵感;‘松光里’,也给‘尔滨’带来了各地的祝福。”于冰笑着说。

(两会声音)全国政协委员程玉珍:建立职业种粮农民评定及奖励机制

“我们工作的时间和客户在家的时间刚好是错开的,所以基本不会和业主有全程的接触。”虽然如此,张波依然对这份职业有着极强的责任心。

航拍雄安新区秋色美如画

2020年9月,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。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(以下简称:示范区)位列其中,全国仅6处,上海仅1处。示范区建设范围覆盖杨浦滨江15.5公里区域,总面积约15.6平方公里,涵盖了杨浦60%以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。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当日表示,工业遗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,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,要加强保护利用,需要守住底线、增强创新思维,探索多样化的保护模式和利用方式,需要广泛参与。杨浦区副区长王浩表示,示范区的创建,带动产生了一批科学保护、融合发展的示范,提升了文物治理现代化能力。

西江流域2024-2025年度水资源统一调度启动实施

80后、90后观众,也许还记得韩寒在2002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《像少年啦飞驰》,这是当年的畅销书。书中的主人公喜欢车,当时20岁的韩寒也已经喜欢上了赛车。“当年(这本书)写得很薄,为了赶时间出版,然后赚稿费去买配件、练车。当年很多朋友说喜欢这本书的时候,我其实有点愧疚,我觉得还可以写得更好。”

相关资讯
浙江文旅观察:采茶“机器换人”,有必要吗?

纵观已出版的关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专著或教材,有的从个别性的角度探讨历史上各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变迁,有的则从王朝史、国家史的角度阐述各民族的历史变迁,未见有从整体性的角度探讨中华民族的起源、形成发展及其规律的专著。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》是全面论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专著。从第三讲起至第十五讲,从整体性、规律性的角度系统探讨,如第三讲“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”、第四讲“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演进”、第五讲“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”、第六讲“‘五胡’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”、第七讲“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”、第八讲“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”、第九讲“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”、第十讲“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”、第十一讲“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”、第十二讲“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”、第十三讲“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”、第十四讲“新中国与中华民族新纪元”、第十五讲“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”。全书结构严谨,分析深入,全面阐述了中华民族历史、现在和未来,综合归纳了中华民族起源、形成、发展的变迁规律,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。

热门资讯